火疖子,也被称为疖或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初期通常为红色的硬结,继续发展,发展阶段可能会出现脓肿,最后破溃。虽然火疖子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也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还是需注意治疗。
初期外观
火疖子刚开始时通常是一个红色的小硬结,大小如豌豆,微微隆起于皮肤表面,边界比较清晰,一般是鲜红色或暗红色。用手触摸时,可以明显感觉到硬块,而且在硬块的中心部分可以摸到一个凸起的 “尖”。发展阶段
随着炎症的发展,火疖子会逐渐变大,直径可能从几毫米扩展到1-2厘米甚至更大。周围皮肤也会变得红肿,红肿范围会超出最初硬结的边界,形成一片较明显的红晕。此时,火疖子摸起来会更硬,而且疼痛感加剧,按压时疼痛明显。当炎症进一步发展,火疖子的中心会形成脓头。脓头一般是黄白色的,最初可能只是一个小点,随后逐渐变大。从外观上看,就像红肿的包块中心有一个白色或淡黄色的 “小尖”,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破溃阶段
如果火疖子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脓头会逐渐成熟,最终破溃。破溃后会有脓液流出,脓液通常是浓稠的、黄白色的液体,可能带有异味。脓液排出后,火疖子的疼痛和肿胀会明显减轻,红肿也会逐渐消退。火疖子的处理方法1、外用药物: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能直接作用于疖子部位,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也可以涂抹消炎、防腐及消肿药物,如鱼石脂软膏,可促进疖子成熟和破溃。
2、口服药物:当火疖子症状较严重,如伴有发热、周围红肿范围较大时,需要口服抗生素。像头孢类抗生素等,可从体内抑制细菌,控制感染的进一步发展,减轻炎症反应。
3、切开引流:如果火疖子已经成熟,出现明显的波动感,此时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可以迅速减轻局部压力,促进愈合,避免感染向深部组织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