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们个个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想要与她们见上一面绝非易事,
第一轮就是骑楼赛诗。
所谓骑楼赛诗,就是文人雅士们作诗,再由同样识文断字的婢女送至姑娘面前,谁的诗赢得姑娘垂青就能进入下一轮比赛,当真是过三关斩六将。
哪怕得见姑娘芳容,彼此以礼相待,吟诗答对,话相投机者才能一同用膳、畅谈人生。
青楼成为文人雅士释放心性的地方,所以除了柳永,杜牧和苏东坡都是青楼的常客。
一国宰相,成青楼之神
所谓“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就如同木匠祭拜鲁班、教育祭拜孔子那样,高雅脱俗的青楼也有一位奉为祖师爷的著名人物,他就是管仲。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于公元前723年,后经鲍叔牙引荐担任齐国国相,随即展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富国强兵,一手将齐桓公推上春秋五霸之首。
这位被尊称为“仲父”的齐国国相为什么会成为“青楼之神”?那是因为在管仲强齐图霸的政策里有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设置官营妓院,此举当真是前无古人。
管仲是历史有记载以来最早公开且大规模设立妓院的人,为此还拥有了“世界官妓之父”的称号。
因为他创立国营妓院的时间,比梭伦创立雅典国家妓院还要早50年。
管仲将娼妓彻底转化成一个行业,而且还成为当时齐国的“国营企业”,这些“国企”也并非后世只谈皮肉交易的妓院,在当时被称为“女闾”,共有700闾。
[图片6]
女闾之中都是些受过专业训练,懂琴棋书画,会吟诵唱和的女子,这一点与宋元时期的青楼并无二致,只不过还没有被冠以“青楼”的雅称。
创立青楼,一石四鸟
齐桓公即位初期,齐国人口仅约50至60万,而管仲设立的女闾是700闾,按每闾25家计算,就是有17500家之多。
如此规模不可谓不大,以至于齐国百姓无法认可。
齐桓公即位之初,社会阶级分化其实十分严重。王公贵族、士大夫和豪绅等大量豢养美女。男女分配不公,造成社会旷夫的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由此反推,几十万人口的齐国竟然需要设立700女闾,可以想见当时社会旷夫的需求有多么急切且巨大,于是这项措施的其中一个目标又得以实现。
设立女闾是希望在保证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毕竟要推行大规模的改革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尽管管仲当时已经收回盐铁的国营专权,但远远不够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
事实证明,此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阶级分化的矛盾,女闾更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有力保证了军费开支的正常供应。
作为一国之相,管仲的目的当然不只这么简单。既然要令齐国称霸,强军只是其一,人才才是兴国之本,于是女闾便又承担了招揽人才的重要责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混乱,众多拥有治国之才的人周游列国也不过是为寻找一展才能的机会,而女闾可以扩大齐国在这些人当中的影响力,让他们来为齐国服务。
常言道,食色性也。女闾既然可以替齐国招揽人才,那么就同样可以兵不血刃地为齐国铲除劲敌,以色诱敌之余,还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间谍。
[图片9]
管仲在齐国实施改革的同时,鲁国也正在进行改革,其改革的执行者正是孔子。在孔子的监督指导之下,焕然一新的鲁国蒸蒸日上,更有超越齐国之势。
这时,出其不意的管仲命人从女闾当中精心挑选80名才貌双全且能歌善舞的女子,送给鲁国国君,于是乐不思蜀的鲁国国君每天沉迷歌舞酒色,不理朝政,连孔子的意见都再也听不进去。
鲁国国君的荒唐行径,最终使得认为人应该培养高尚品德而非追求好色本性的孔子愤而出走,鲁国改革由此中断。
管仲设立女闾可真的是一举多得,在他的影响之下,春秋时期的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可想而知当时这个行业有多么蓬勃。
青楼将管仲奉为祖师爷和保护神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