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党立杰 通讯员 柯惠 报道:“生长在青龙山脚下,你知道吗?恐龙还真是人类、鸟类的远亲,那么巨大的恐龙是怎么飞向了蓝天?”11月14日,一场精彩的“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在郧阳区一中报告厅开展,主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云南大学教授徐星。徐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命名恐龙最多的科学家,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恐龙院士”。
据悉,受郧阳区委区政府邀请,徐星此行不仅给郧阳区一中的师生们送上了一堂题为“飞向蓝天的恐龙”科普讲座,还参加了由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办的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发现三十周年纪念展,此活动是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2024化石保护研讨会”系列活动之一。
郧阳区一中2000余学子现场聆听,更有不少“恐龙迷”通过线上直播全程聆听。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学生们边听边记,积极参与互动,气氛热烈。
揭秘“鸟儿的近亲是恐龙”
翻开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一篇《飞向蓝天的恐龙》向孩子们揭示了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发现。原来这篇内容生动、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正是由徐星撰写。他提出的“恐龙飞向蓝天”这一科学假说,更是革新了恐龙进化研究。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当天,徐星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用生动趣味的语言介绍了恐龙特性、恐龙演化、古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讲座中,徐星院士展示了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发现的珍贵带毛恐龙化石,这些化石不仅形态上与某些现代鸟类惊人地相似,更重要的是,它们揭示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关键证据。
徐星还分享了几个科学家在恐龙研究过程中错误发现的例子,比如在2021年,古生物学家破解了一起百年“悬案”:名为“窃蛋龙类”的恐龙,并不以“偷蛋”为生,更没有世代做“贼”的习惯,而是一种“妈妈下蛋爸爸孵”的爱心恐龙。
徐星说:“科学始于大胆的假说、假设,却在求证假设中,在一次次试错中不断前行……”他多次强调,恐龙世界的探索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希望成长于“恐龙故里”青龙山脚下的学子们要传承科学家精神,勇于尝试,敢于面对失败,不断在试错中吸取教训,用精准的科研数据解开科学之谜。
现场解答“恐龙那些事儿”
通过徐星的讲解,郧阳区一中的学生们了解到,探寻恐龙的世界并不轻松,尤其是寻找恐龙化石的过程,不仅充满挑战还需要极大的耐心。讲座结束,学生们纷纷向院士提问,除星院士一一细细作答。
提问一:“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是否记载的有关恐龙的文献?”
徐星: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关注化石的变迁,譬如苍海桑田这个词,就是例证,虽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关于恐龙的故事,但是依然可以找到相关记载,比如《山海经》中记载的有的动物与恐龙就很相似,还有我们中医药文化中也可以找到蛛丝蚂迹,有一味中药叫龙骨,或许与恐龙相关吧。当然这些也都需要大量的科学考察、科学研究去证明。
提问二:“我们人类是要走向文明的,为什么还要回到远古去研究恐龙呢?”
徐星:我们人类有一段很漫长的演化历史,能走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想要更好地生存,就需要了解自己的过去,了解我们生活的家园曾经发生过什么,譬如恐龙为什么长得这么大?什么原因让恐龙灭绝了?去探索这些问题,就是在探索世界,探索世界是为了帮助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
提问三:“听了您的讲座,我们感受到,科学研究始于好奇,过程却很艰难,请问我们在未来选择专业或职业中,该怎样权衡二者的关系?”
徐星:是的。探索科学充满挑战还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坚韧毅力,如何克服?首先是喜欢,当你喜欢某项工作的时候,就会觉得容易克服困难。当然,最好的状态是把喜欢与擅长结合在一起,光喜欢没有与之相匹配专业技能也不行,把喜欢与擅长结合在一起去选择事业或专业,就是一件比较幸福的事儿了。
提问四:恐龙绝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徐星:恐龙究竟是怎么绝灭的?是天注定?还是自己不争气呢?我们从生物学角度来剖析一下。科学研究发现,不同物种寿命不同,在地球上繁衍时间也不同,有的物种可以达亿万年、千万年,有的物种百万年。随着繁衍时间不同,有的物种会自然退出地球舞台,这大概属于内因的绝灭。但如果是很多物种一齐中断了繁衍,这就是外因所致,或者是环境原因所致,恐龙的绝灭,目前的科学答案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环境恶化,生物无法生存。所以研究恐龙,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我们要保护好地球生态环境,确保人类繁衍生息。
“恐龙院士”简介:1969年7月出生于新疆伊犁,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4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恐龙院士”成绩单:28岁,发现长羽毛的北票龙;31岁,发现比始祖鸟还小的“赵氏小盗龙”;34岁,提出四翼恐龙假说;46岁,发现长有翼膜翅膀的奇翼龙……20多年来,徐星主要精力放在恐龙演化、恐龙类群的研究中,累计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发布在国际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PNAS刊文50余篇。他的研究成果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被称为世界恐龙研究界的“中国星”。
郧阳区一中:郧阳区第一中学,简称郧阳区一中或郧阳一中,位于郧阳区,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十堰市示范高中,湖北省示范高中。
多年来,该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收到良好教育教学效果。仅在第29、30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该校16名学生参与创作的小发明、科幻画、科技活动分别获奖,其中4个作品分获省级二三等奖、10个作品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
近年来,郧阳区一中先后荣获“湖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十堰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郧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郧阳区科技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多位教师被授予省市区级“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在第34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郧阳区一中学生李亚杰发明的“防串印的笔记本”获科技创新二等奖。
原标题:揭秘恐龙怎样飞向蓝天 中科院院士在郧阳区一中开展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