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赵林山在央视采访中谈及拍摄经历,透露电影从立项到获准上映的艰辛历程。赵导第一次前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采风时,馆长金成民的态度冷淡。参观途中,馆长忍不住把赵导拉到一边,“导演,我能跟你说几句话吗?你真的要拍这部电影吗?”
接着馆长说:“您知道吗?在您之前,已有三位导演想拍这部电影。”赵林山顿时警觉,想了解他们的创作方向以避免重复。馆长却说:“不是,他们三个都已经不在了,最近去世的不到一个月……”现场顿时陷入死一般的沉默。赵导还透露,剧组一位香港同事在剧本创作期间竟神秘失踪了三年。
除了这些惊悚“花絮”,赵林山自2018年开始多次赴日本东京、千叶、福冈等地搜集取证,查阅美国解密档案和影像资料,力求每个细节都经得起历史考验。剧本前后耗时十年才完成,导演坚信这样的题材不能草率对待,必须“让历史自己说话”。期间,他甚至让儿子退学,亲自远赴日本寻找证据。
此外,电影拍摄也极其艰难,团队在零下30度的严寒环境下实景拍摄,演员为了角色瘦身……但这些都比不上“取证”的不易。影片完成后,一宣传便遭遇大量自称“家长”的举报,禁止上映的声音持续不断。
更别说日本外务省也对电影《731》提出强烈抗议。细细品味这些反对声的背后推手,似乎并不难猜。
官方态度明确,广电总局已为《731》核发龙标通过审查。数据显示,这部电影在战争片的血腥程度排名中仅位列第17,说实话,这“尺度”已经相当克制。
如今,《731》的宣传物料甚至摆放在哈尔滨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及遗址之中。真心希望这部电影今年能顺利上映,因为如果《731》都无法在中国播映,那这个事件本身就更加令人恐惧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